“贺年时尚”是2010年开始兴起的,用来形容前一年腊月至次年农历新年前夕,时尚牌子(特别是奢侈品)针对中国消费者推出的各种限定款产品及营销活动的一种现象。

据“贝恩咨询” 数据看,2001 至 2015 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占的比例从百分之一上升到占据三分之一。

中国消费者数量很大,他们有着不同的趣味和诉求。从最初的用奢侈品来显摆,已经逐渐过度到以奢侈品为代表的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生活方式的向往。
如果能够抓住时机刺吸引并激这种需求,消费者的忠实度以及他们对品牌的支持将改变市场整体走向。

Eli Booker说中国的反腐现象也对奢侈品销量造成影响,中国的中年一辈人无论在境内还是境外,购买奢侈品时会格外谨慎。但是80、90的崛起正在成为奢侈品的新契机。这一代已经开始工作,经济逐渐独立,并且家境一般不错,对国外品牌文化更加喜好,也愿意为提高生活品味而支付高价。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将推动行业重新洗牌,一些老牌子企业面临业绩不佳的压力,而轻奢品以及独立品牌而获得了新的机会。

好多做中国风服饰的设计师对于金鸡年份出什么款的服饰而绞尽脑汁,各年创意也一直波澜不惊,通常表现为把经典款配饰类产品安利成金色、红色或红配金,或者把当年的生肖画贴在产品上。几乎木有什么贺年时尚限定款能够在社交网站上获得公众的好评。

2016年12月初,以“中国风”为主题的维密秀就出现了一波争论。对于分别顶着一只龙和两只凤凰出现的Elsa Hosk 和“金小妹”,表面上满满的民族元素,其中中国的古代宫廷和民间的图腾、技艺等都被大量运用,但是说实话设计师只看到所谓的‘中国红’,对中国元素的想象太过单一、贫乏”,是不经任何文化了解的元素堆砌和色彩拼贴。


就社交媒体的评论看,人们最反感的是国外品牌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及那些反复用的陈旧元素。类似去年 博柏利品牌(Burberry)在围巾上印福字的做法,让本来为了彰显身份和品牌而消费奢侈品的人们感到“它看上去好LOW”。


“贺年时尚鸡年限定款”本来是一种用来讨好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方式,但从目前的效果看,它更多暴露出的是品牌们在节庆营销上的保守惰性以及对中国消费者认知的严重匮乏。


如果奢侈品要在中国这个大市场的年节有所收获,就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才可能增添创意元素亮点。

原创文章,作者:afeng135,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0755cm.com/3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