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疗用防护面罩 医疗用防护面罩与穿戴者的面部具有良好的紧密贴合性,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子,阻断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非油性粒子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这句话意味着可达到N95水平),是应对空气感染的常用个人防护用品。常见的医用防护面具有拱形、蝶形等。
2、脸盆、毛巾两条、牙膏、牙刷、洗发水、沐浴乳(可带上一次性马桶垫、消毒湿巾)。生活用品 水杯、碗筷、汤勺、吸管、饭盒、纸巾、指甲剪、垃圾袋、防滑拖鞋(避免泡沫底拖鞋及一次性拖鞋)。注意:个人用品使用后要记得清洗消毒,防止感染。换洗衣物 两套换洗的衣物、内衣。
3、一级防护标准 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复配消毒剂等)揉搓1~3分钟。接触可疑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建议戴手套。
4、标准预防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 手卫生:洗手与手消毒。②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在预期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有潜在传染性物质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包括手套、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和鞋套等。
1、电磁辐射防护服 电磁辐射防护服是通过在织物材料中植入极细的导电纤维,使得防护服不产生静电、能够屏蔽掉100kHz~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防护服装。主要用于医院内电子医疗设备系统的操作人群。
2、化学防护服是在处理危险医用化学物品时穿戴的防护服装,其材料必须具备抗化学腐蚀的特性,并且对密封性和服装的结构缝合有更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穿戴者的安全。
3、手套:乳胶手套或一次性手套是医护人员常用的防护用品,用于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和血液等潜在感染源。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手套可以保护医护人员的手部免受伤害。 护目镜或面罩:在手术或处理某些具有传染性的患者时,医护人员需要佩戴护目镜或面罩以防止体液飞溅进入眼睛和脸部区域。
4、医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如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和鞋套等。 这些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需要正确使用,以确保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的必要装备,它们在减少职业危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电磁辐射防护服是通过在织物材料中植入极细的导电纤维,实现不产生静电、屏蔽100kHz至300GHz范围内电磁波的功能。这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医院内操作电子医疗设备的人员,以保护他们免受电磁辐射的影响。核及射线防护服用于核放射环境中,防止放射性气溶胶和粉尘对医护人员的侵害。
6、个人防护用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头部防护:包括安全帽等,用于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眼部防护:如护目镜,用于保护眼睛免受飞溅物、尘埃或化学品的伤害。 呼吸防护:包括面罩、全面罩、半面罩等,用于防止吸入有害气体、蒸气或颗粒物。 听力防护:如耳塞,用于保护耳朵免受噪音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