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SP对批发企业库房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在温湿度控制方面。企业需要配置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确保对库房环境温湿度进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监测和实时记录。该系统主要由管理主机、测点终端、运行软件构成,能够通过主服务器实时显示和监测各监测点的温湿度状况。
一)企业应配置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通过对库房环境温湿度的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对库房温湿度实行24小时连续、自动的监测和实时记录。
库房净高5米以上(二层以上可为4米以上)。冷库容积不低于100立方米。专营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仓库面积应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专营生物制品的仓库容积应达到200立方米以上。
二)库房内墙、顶光洁,地面平整,门窗结构严密;(三)库房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对无关人员进入实行可控管理,防止药品被盗、替换或者混入假药;(四)有防止室外装卸、搬运、接收、发运等作业受异常天气影响的措施。
稳定性:监测点的布设要尽量选择稳定的位置,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变动。这样可以确保噪声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易于管理和维护:监测点的布设要考虑到管理和维护的便利性,方便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确定监测点位时,一般要求将监测设备放置于KTV建筑的四个边界处,距离边界大约1米的位置。如果KTV的边界与居民区距离较近,那么除了在KTV边界外设置监测点之外,还应当在距离居民区较近的居民区外设置1到2个额外的敏感监测点,以确保能够准确捕捉到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网格布点法:在监测区域划分网格,在每个网格的中心或交点设置监测点。 高密度布点:对于噪声源密集或声环境复杂的区域,应适当增加监测点的密度。 具体布点步骤:现场勘查:对监测区域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地形、建筑物、主要声源和噪声反射面的分布情况。
在城市居民区,监测点应设置在噪声源影响较大的区域,如道路、广场等。此外,监测点还应避开其他干扰源,如交通噪声、风声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值得注意的是,监测点的设置还需考虑到噪声监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夜间噪声监测,监测点的设置应更加严格,以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层住宅小区布设噪声监测点为:要根据30层住宅小区的面积分布,合理布置噪声监测点,尽可能覆盖小区范围内所有可能出现的噪声源。按照合理的比例,在小区内各个角落处布置噪声监测点,以全面掌握小区噪声环境。在30层住宅小区的入口处设置噪声监测点,以监测小区内外环境噪声的变化情况。
稳定性:监测点的布设要尽量选择稳定的位置,避免在短时间内频繁变动。这样可以确保噪声数据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易于管理和维护:监测点的布设要考虑到管理和维护的便利性,方便对监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监测点一般设在施工场地边界外1米处,高度同样为2米至5米。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监测点一般设在居民区或公共活动场所的边界处,要求监测点应避开干扰源,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测点应设在每一个网格的中心,测点条件为一般户外条件;监测分别在昼间工作时间和夜间22:00-24:00(时间不足可顺延)进行。在前述测量时间内,每次每个测点测量10min 的等效声级Leq,同时记录噪声主要来源;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
代表性原则:监测点的位置应能代表监测区域的噪声水平,避免受到局部声源或遮挡物的影响。 网格布点法:在监测区域划分网格,在每个网格的中心或交点设置监测点。 高密度布点:对于噪声源密集或声环境复杂的区域,应适当增加监测点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