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火灾预防第三章 消防组织第四章 灭火救援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共几章几条 新消防法有: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火灾预防 第三章 消防组织 第四章 灭火救援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共54条 自1998年9月1日起施行。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由胡 *** 签发。
3、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办法,着重强化公共消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首先,各级人民政府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队站、供水系统、消防通道、通信设施以及消防装备列为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和实施。
1、《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规定具体如下:第七十六条: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社会力量组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装备物资,提高专业化水平。
2、法律主观: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进行。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评估应急处置工作,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人员提出处理建议。
3、第六条 工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第八条 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4、法律分析:《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六章四十六条。此条例是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而制定。
5、法律主观:《安全生产法》规定了对事故责任追究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1、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应急预案,应当自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径送本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法律依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依法编制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3、办法概述 该办法明确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机制、应急预案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与调配等要求。旨在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事故应急体系,确保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山东省政府于2023年6月16日发布了《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7月31日起正式实施,有效期至2026年。该管理办法针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5、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本省内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其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该办法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的所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情况。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人为本、科学施救、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等。
6、山东省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办法规定,旨在规范应急工作,保障公众安全。该办法强调了以人为本、科学施救等原则,各级政府需加强领导,确保资金投入,建立高效应急管理系统。生产经营单位需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演练,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公众教育和信息共享也非常重要。
1、法律分析: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
2、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频频发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影响。为了有效应对应急情况,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3、【答案】:C、D 本题考查的是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修订。选项C,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选项D,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小微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并可与邻近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4、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5、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应急救援组织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时,为了及时组织应急救援工作而建立的一种专门机构。
6、第五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配备应急值班人员的单位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应急救援队伍。
2、配备应急值班人员的单位包括:应急救援队伍、建筑施工单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应急救援队伍: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
3、【答案】:C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下列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值班制度,配备应急值班人员:(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三)应急救援队伍。
1、基层防汛抗旱队伍建设: 水旱灾害多发地区需组建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由民兵、预备役人员等参与,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汛期能有效应对。同时,储备物资并建立调用机制。
2、基本原则包括:结合专业与社会化,提升基层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公众参与度;依据实际需求,发展适度,考虑财力和人力,避免重复建设;统筹规划,聚焦重点,逐步完善队伍体系,形成规模适宜、管理规范的网络。
3、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旨在强化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管理与保障机制。首要任务是明确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县级政府需规划综合性及专业应急队伍规模,各部门需提供政策支持并加强指导监督。各部门需明确本行业应急队伍建设措施,协同推进基层队伍组建。
4、地方应为骨干应急队伍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政策扶持,确保其健康发展。基层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建设基层专业应急队伍,建立区域专业联防体系。此外,矿山医疗救护体系建设应纳入本地应急医疗卫生救援体系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中,以确保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强化兼职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建设。